某個午後,懶洋洋的陽光灑在身上,心裡瑣事放到一旁,整個人也變得自在閒適。
此時玩賞手中的和田玉,看著它的自然之美,感受著盤玩的樂趣,是一件如此愜意的幸事。
當然除了自然之美,盤玩之樂玉雕師的設計雕刻也同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。
玉不琢、不成器。玉雕師通過設計雕琢賦予玉石新的生命力,或深刻或直白。
每個的細節都飽含著玉雕師的情感和用意,是為了遮掩瑕疵還是平衡畫面?看似不相連的元素也有著內在聯繫。
打磨光潔的表面,深深淺淺的線條讓每次觸摸都有對玉石至深的觸覺體驗。
以這件顏如玉的作品為例,你是否都能讀懂背後的深意?
作品取材於和田籽料,玉質純淨泛著溫潤的油光、白度可達一級,兼具白糯細油的特點,生動地展示出籽料的美感。
但為了將大自然的創造之美再昇華,必要的人工的雕琢是少不了的。
作品在傳統題材的基礎上,融入現代審美元素風格簡約、內涵深刻。
作品採用圓雕技法,以荷花為表現對象,設計上將寫實與寫意相結合。
潔白的荷花含苞待放,流露出蓬勃的生命力。花瓣弧度圓潤飽滿,邊緣恰當的鏤空增添了作品靈動之美,荷花向內蜷卷既是自然之態,又是守護的姿態。
剖面的設計可見花心處肆意生長的花蕊,一本半開半合的書尤為醒目,飽含知識的書本上淺浮雕雕刻少女美麗的容顏。
青春爛漫的少女與天然去雕飾的荷花相得益彰,也有著書中自有的顏如玉的隱喻。
雕刻上線條流暢弧度自然展現出籽料柔潤的質感,也表現出荷花內在的神韻。
作品在寫形寫意之間,把空間特質與籽料的材質特點發揮的淋灕盡致。
整體來看玉雕師不拘泥傳統玉雕題材,充滿想象力的設計方案讓現代與傳統相融,構圖自然合理、主次分明,各元素之間在形與意上緊密相連。
荷花、書本、少女和諧的統一於一方玉石上,創造出清新雅致的畫面,花香與書香相交織意境空靈深遠……